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四十六章 兵临城下(5 / 40)

是三州之地,除了芦州和江州之外,还有一个楚州。

很有意思的一点,所谓吴楚之地,是指当年的吴国和楚国。

吴国包括芦州、楚州、江州等地,楚国则包括了吴州、湖州、湘州等地。待到取名的时候,大魏朝廷将其互换了名字,属于楚国的地方叫吴州,属于吴国的地方叫楚州。

待到大玄取代大魏,干脆撤销了楚州,其府县分别划归芦州和江州。而且违背了山川形变、犬牙交错的州界划分原则,直接以大江为界,划分江州和芦州,大江以北的府县归于芦州,大江以南的府县归于江州。

金陵府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大江以南,但也有部分区域位于大江以北,随着这次划分,那些大江以北的地区也被强行划归了芦州。

这次拆分楚州以及划江为界的操作,其实是张家和李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,两边都想要控制江州。换成其他人,没有这么大的能量。

太平世道时不觉如何,待到真正开战,就凸显出来了。

国师第一次进攻,直接兵临金陵府城下,就是因为没有任何缓冲地带,金陵府连位于江北的部分地区都被划走了,等于过了大江就是金陵府。当初国师率领空中舰队而来,视大江天险于无物,金陵府自然成了最前线。

这次轮到天师进攻,过了大江之后,从金陵府到西南方向庐阳府的直线距离才三百里,从金陵府到西北方向怀南府的直线距离也差不多是三百里,如此近的距离只能选择守江,可随着国师第一次进攻失利,大江一线已经被放弃,所以便只能依托城池进行防守,而不可能在这三百里的范围内进行野战。

开战前,无论是玉京金阙,还是江南前线,都认为一旦庐阳府逍遥津失守,那么太平道的飞舟就只能降落在齐州边境的南四湖或者东海之上,不是因为芦州境内缺少水域,而是要保证飞舟起降的安全,只有这几个地方。

比如说焦湖,距离庐阳府不过百里,面积广阔,为什么不能停靠飞舟?因为这里位于庐阳府的南方,与大江相连,必然会成为双方交锋的第一线,如何能够停靠飞舟?而且焦湖太大,无险可守。景真明可以在短时间内把逍遥湖打造成一个铁桶,难道他还能把偌大个焦湖打造成铁桶吗?

就算能,又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?时间上也来不及。退一万步来说,就算时间上来得及,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守,处处皆备,则处处皆寡,只会被人定点突破。

守一面不如守一线,守一线则不如守一点。

还有破釜塘,水域面积比焦湖还要大,同样不能成为飞舟停靠的港口,一是因为距离太平山太远,二是因为江南水军已经在苏元载的指挥下进入破釜塘,兵锋直指怀安府,这里和焦湖一样,也要成为战场之一了。

反倒是逍遥湖,紧靠着庐阳府,甚至部分水域就是位于城内,在这里依托城池起降飞舟,可以得到城墙和阵法的庇护,就算道门以飞舟舰队攻击,也要面临庐阳府城内和逍遥津防线阵地的反击。

南四湖则位于齐州边境,远离正面战场,自然能够起降飞舟,唯一的问题就是距离过远,飞行半径过大,东海也是一样的问题。

五娘就从容多了,毕竟是进攻方,掌握主动,指挥舰队进入焦湖,清扫芦州水师,补充水气,同时等待陆军和水师抵达。

另一边,天师率领主力直逼怀南府,又不同于五娘的三军并进,天师所部只有精锐部队,人数还要少于五娘所部,不过战力则远远胜过,所以是为主力。

上次是国师兵临金陵府城下,这次轮到天师兵临太平山下。

s

仅仅从地图和战线上来看,刚一开战,四分之一的芦州就已经落入道门之手,不过只要拿不下最为关键的怀南府太平山和庐阳府逍遥津,那么道门的根本目标便没有实现。

这便不得不提到芦州的划分,早在前朝时,这里是三州之地,除了芦州和江州之外,还有一个楚州。

很有意思的一点,所谓吴楚之地,是指当年的吴国和楚国。

吴国包括芦州、楚州、江州等地,楚国则包括了吴州、湖州、湘州等地。待到取名的时候,大魏朝廷将其互换了名字,属于楚国的地方叫吴州,属于吴国的地方叫楚州。

待到大玄取代大魏,干脆撤销了楚州,其府县分别划归芦州和江州。而且违背了山川形变、犬牙交错的州界划分原则,直接以大江为界,划分江州和芦州,大江以北的府县归于芦州,大江以南的府县归于江州。

金陵府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大江以南,但也有部分区域位于大江以北,随着这次划分,那些大江以北的地区也被强行划归了芦州。

这次拆分楚州以及划江为界的操作,其实是张家和李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,两边都想要控制江州。换成其他人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